一、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现状
1. 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生态圈。依托国家实验室量子信息基础研究优势资源,借助中科大量子信息技术科研团队的带动辐射作用,近年来,安徽量子信息源头成果持续涌现,量子信息成果转化卓有成效。在源头创新方面,率先实现地面跨度4600公里的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成功实现500公里量级现场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功研发出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目最多、包含62个比特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在成果转化方面,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量子科学产业发展基金。截至2020年底,在量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已经突破450项,位列全国第一;有关企业牵头或参与了国内首批量子通信行业标准制定。目前,安徽已集聚了以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问天量子等为代表的一批量子企业,约占全国量子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合肥量子城域网、“京沪干线”总控中心等示范应用项目均已建成,量子信息未来产业雏形显现。
2. 打造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生态圈。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资源优势,拥有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成功创建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集聚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在基础层方面,依托科大讯飞建设的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已聚集开发者团队194万,累计覆盖终端用户数达31.5亿。在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方面,拥有科大讯飞、中科类脑、华米科技等优势企业,“中国声谷”集聚了千家人工智能企业,产值超千亿,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在应用场景方面,安徽智能机器人产业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形成了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江淮、奇瑞、蔚来等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持续发力。华米科技智能穿戴设备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穿戴技术。科大讯飞“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入选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司法等领域进行布局突破。
3. 打造以先进核能为代表的未来能源未来产业生态圈。安徽充分发挥世界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优势,在核聚变技术研究等未来科技前沿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技术水平位居全球先进行列。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致力于解决ITER及未来聚变堆高性能稳态运行相关的关键物理和工程问题,将为中国未来聚变实验堆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依据,位列未来能源研究前沿。2021年5月28日,EAST实现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以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装置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为先导,以阳光电源、通威太阳能、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蔚来汽车、国轩高科等科技企业为主体,安徽正围绕新型能源、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加快推进氢能制备和存储、太阳能和风能高效利用、先进核能、新能源电池等产业化进程。同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目标和未来能源高效利用的社会需求,把握能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积极推进规模化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科技发展与应用。
4. 打造以精准医疗、基因编辑、创新药研制、新型医疗器械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未来产业生态圈。安徽把精准医疗、基因编辑、创新药研制、新型医疗器械等未来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作为重点方向,基本形成以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学药、中药及中成药生产为基础,以生物药、医疗器械为培育,以细胞和基因治疗、医疗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科学为前瞻布局,以医药流通和医药外包服务为协同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已培育集聚了环球药业、丰原涂山等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企业,安科生物、天麦生物、智飞龙科马等生物药创新研发生产企业,济人药业、华佗国药、九方制药等中药生产制造企业,欧普康视、伊普诺康、美亚光电等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在靶向医药、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再生医学与干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干细胞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引领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发展新方向。如利用超导技术与回旋加速器技术成功研发世界先进紧凑型医用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实现了国产SC200质子疗癌症装备规模化应用。
二、推进安徽未来产业持续发展工作举措
1. 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设施等平台作用,提高未来产业发展的原始创新供给能力。围绕未来科技研究,实施专项推进行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级”创新平台;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省“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升级版。发挥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等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未来产业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资本+产业”集聚区。加快可控热核磁约束聚变能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以小型移动式铅基堆为代表的移动核能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进程,推动超导、等离子体运行、高场强核磁、先进激光、电磁防护等衍生技术转化和工程化,增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溢出效应,引领带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2. 探索建立合肥高新区未来产业园等未来产业园区,培养未来产业发展的土壤,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独角兽”企业。支持合肥国家高新区等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园,力争将未来产业园打造成点燃全域创新引擎的未来科创大脑,勇当全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探路先锋。依托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强化高端科研机构与园区合作,围绕产业孵化集聚、未来场景实验等功能应用,厚植产业资本赋能机制,着重加快培育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独角兽”企业,打造未来科技到未来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协同化、多元化创新发展生态格局。
3. 面向未来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引领作用。面向未来产业,实施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探索提供专业实验室定制、科研项目定向服务的扶持政策。依托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成功的示范效应,专设未来产业领域人才团队,强化支持的前瞻性、针对性,提升支持力度。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单设未来科技领域青年项目,加大未来科技领域青年人才储备。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大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联盟,举办未来产业论坛,碰撞思想,交流前沿进展、探讨交叉趋势,共推未来产业发展。
4. 实施未来产业重大专项,前瞻布局开展未来技术研究和产业培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中单列量子信息、未来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未来科技前瞻研究和未来产业应用研究。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重点支持未来产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化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协调省内相关创新资源,引导和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未来产业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以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为契机,以长三角(安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长三角科教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开展联合攻关,打造未来产业一体化生态圈。